龙八国际·(中国)官方网站

房价是由什么组成的?bsport体育

发布日期:2023-07-12 02:20:13

  bsport体育举个例子,在瑞士苏黎世,一个熟练建筑工人的平均工资是每年86164瑞士法郎,约合人民币60万元。全行业的平均水平约为每年71253瑞士法郎,约合人民币50万元。

  而苏黎世的房价中位数在每平米1.14万瑞法(7.9万元)。跟这个房价类似的上海,一个建筑工人的月工资才刚刚7000元。

  这是不是意味着,我们在瑞士投资了一套房产,我的房价都给建筑工人发了工资?

  那一个更严肃的问题来了,如果我的房价都给建筑工人发了工资,那这个房价到底稳不稳?

  建安成本、地价、税费、商业费用、房企利润这五个房价构成的基本面。今天bsport体育,双极从建安成本切入,为大家提供一个思考角度,同样是买房子,我们买的是同一件东西呢?

  建安费用主要包括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。瑞士的房产投资者给建筑工人发放的巨额工资,就属于建安成本里的人工成本。

  在双极能查到的主要城市里,全世界住宅建设成本最高的是中国香港。除去旧房改造之外,商品住宅的建设成本在每平米3197美元到8333美元之间(2.2万元到5.7万元之间)。

  全类型建设成本最高的纽约,在居民住宅建设成本上被香港远远甩开,商品住宅的建设成本在每平米2000美元到3993美元(1.38万-2.75万元)之间。

  我们北京上海的商品房建设成本在3300-5280之间(477-766每平米)。班加罗尔虽然劳动力成本是我们的1/5,但住宅建设成本仅比我们略低。

  至于给建筑工人发最高工资的瑞士,商品住宅的建筑成本与美国相近,在2030美元到3275美元(1.4万-2.25万元)之间。

  这是我们中国人去海外买房常见的问题,由于不同国家文化的不同,很多房产类型的定位是天差地别的。

  比如说联排别墅,在欧美、甚至是很多亚非国家,由于本身定位不算高端,其实建设成本都是最低或者相对较低的类型。

  在瑞士,拥有一个带独立阳台的房子是件很普通的需求,而在纽约,就算是建筑成本较高的轻奢选择了。

  比如说给建筑工人发最高工资的苏黎世,其非常有趣的特点是,劳动力成本远高于工人工资。

  什么意思呢?每个工人的工资时薪是34瑞法,工人人均年收入超过50万。但是每个工人每小时的用人成本是107瑞法。也就是除了工资之外,建筑商还在用人方面额外支出了大量成本。

  这样做对工人来说是人性的,但对于投资者来说,这个成本结构是不保值的。因为高昂的人力成本会迫使开发商雇佣外国劳工。

  2016年瑞士约有3,200名建筑工人(占瑞士建筑行业劳动力的18%)失业,而同年有6000多名外国人找到了建筑工作。

  比如说中国香港,其实双极的分析师在研究了一圈过后,仍然不能理解为什么香港的建筑成本冠绝世界。

  人工成本,香港的人工成本虽然较大陆为高,但也不过是20美元左右每时,还是远低于瑞士、纽约等城市的,比东京、马德里、北爱尔兰也要低上不少。

  在建材成本上,跟瑞士比,香港除了钢化玻璃、石膏板、框架软木略贵之外,其他的建筑材料价格都要远低于瑞士,比如说标准砖的价格仅仅是瑞士的1/6。在纽约租用一台起重机成本是香港的4倍。

  要比工程质量吧,房子防震、人又严谨的日本,住宅建筑成本也就是1883-2829美元之间。

  可能是对市场洞察度有限,表面数据实在是找不到香港高昂建筑成本的来源。毕竟香港高铁26公里就要853亿港元。

  关于中国开发商,海外房产圈有一种舆论导向,要买就买当地开发商的,中国开发商的盘都比较坑。

  我们确实见过大量中国开发商在海外建设的坑盘,这种现象确实存在。但同时,相对于很多国家本国的劳动力,中国开发商从国内带过去的勤劳质朴的中国工人,不论素质还是效率都还是远胜当地人的。

  说到这里,做一个风险提示,在调研工人劳动状况的过程中,我们发现某个国内热门的投资目的地,很多中国开发商的楼盘拖欠当地工人工资的情况愈加严重,烂尾风险提高。

  除了建安成本之外,地价、税费、商业费用、房企利润每个角度也都涉及了大量的内容,同时也塑造者一个国家的房产文化。

  论地价,据说占了大头的土地出让金,其实北京上海和东京、香港、纽约等房价较高的城市相比也不算贵。

  日本东京2019年的住宅用地的土地成交均价在370万日元每平米,约合23.5万元人民币一平米。香港九龙,按照5月份报道的披露,土地成交价格是19万人民币左右一平米。

  房天下上海过去半年住宅用地的土地出让金数据,最低的月份每平米仅9559元,最高的月份也不过2.6万。

  论税费,我们25%的企业所得税是比很多国家高了一些,但要说是多出来的这7个点的所得税让我们的房价跻身世界前列显然不客观。

  论商业费用,行政、公关、营销、财务等费用与人力成本直接挂钩,我们理论上也是应该低于外国开发商的。

  论利润,虽然当初的黄金十年,中国房地产行业毛利率也曾经一度高达38%,根据标准普尔全球的数据显示,2018年上半年,中国开发商的平均毛利率也曾一度达到33%。这对于毛利率在25%的大部分国外开发商来说,这是不可思议,也是永远无法达到的。

  但毛利率其实一定程度上与税费重叠,而且与刚才所说的税费相似,多出来的这部分也无法解释我们的房价与全球一线保持一致。

  论供需关系,香港房价世界第一遥遥领先我们暂且不论。伦敦、东京、巴黎、纽约、苏黎世,哪个城市的人口密度也不比我们低,哪个城市的房屋空置率也不比我们高,苏黎世的房屋空置率仅为1%。

  这么算了一圈成本下来,一个问题出现了,明明我们的一线城市房价和这些国际一线城市接近的呀?为什么成本差这么多?房价去哪里了?

  很多人都会这么算账,所以在1994年就有外国学者提出过,认为中国的房价泡沫已经很严重了。

  25年过去了,即使今时今日的房价又比当初贵了几十倍,我相信大部分投资者都会认同,一线城市的房价可能震荡,不会大跌。

  关于这个价格如何算,我们在这里不想聊得太细。只是想通过一线城市的房价说明一个道理,在海外很多国家,也存在着很多与我们完全不同的房产逻辑,中国的投资经验难以直接复制。

  或许,在我们的房价中,饱含着勤劳质朴的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吧。

  一样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组成的?这就像马克思那样一厢情愿的认为:商品价格中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一样天真。

  市场经济中,商品的价格只取决于市场价值,供给和需求情况对市场价值有影响。

  居住属性(+交通,+教育,+工作单位,+医疗,+商业区,+小区环境/邻居素质,+其他配套措施)

  说明:投资属性、居住属性是函数(因变量),括号里的部分是参数(自变量),加号代表同方向变动,减号代表反方向。

  交通:重中之重,一个交通的小差异可能导致房价的大不相同;例如东二环和西二环形状类似,但是西二环十字路口的东西向公路是平地,更便利,东二环则是南北向;这导致了东边的房价由里向外跌落很快,西边则跌落较慢;

  教育:最看不准的因素。未来政策不知道会怎么样。(我中学时,远郊区县的学生可以通过中考来城区上学,但是后来不行了;如果可以的话,学区房应该没那么值钱)

  邻居素质:公房、商品房的优势之一在于邻居的素质比较明确,公房的邻居素质视单位而定;商品房的邻居素质视最初的房价而定;

  其他配套措施:公房的物业很可能是为单位职工服务的,因而物业费低、服务好;还有些地方取暖费低、暖气足;随着北京市对路边停车的收费,车位是否充足又将是重要参考因素;

  居住属性:在房价大涨的时候,同一地段所有的房子都会大涨;风口过后,居住属性好的房子能保值(或者说降价少)。

  货币供应量:人民银行大放水的时代往往是房价涨的很快的时候;对于股市,降息有利于牛市;对于房地产,降准、简化放款贷款审批流程(即:更容易贷到款)影响更大;

  替代品收益率:房子作为投资品能被看好,重要原因是中国的投资品很少有安全且收益高的;如果北京市城投债的利率达到6%,那投资房地产可要小心了;

  消费品物价:很多人抱怨房价高,其实除了维持生命必须的消费品(米面粮油、保暖服装等),很多消费品的涨价是快过房价上涨的;社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接近最低生活标准,既有吃不上饭的人接近了这个标准,也有原本小康的人接近这个标准;只是房价数额巨大,更接近必需品,所以被人们重视,而其他的消费品不被广泛关注;

  『成本决定论』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理:一个东西的成本,再加上一定的利润,最后算出来的就是最后的价格。

  这也是很多媒体的论调:因为地价很高,再加上开发商的利润,所以最终房价很高,所以,是高地价决定了高房价。

  我们把事情极端化就会看得比较清楚:如果是一件大家都不需要的东西,无论怎么样在它上面增加成本,也不会把它卖出很贵的价格,因为根本卖不出去啊。

  比如,现在再把之前淘汰的BP机,即使做得再怎么精致,在上面贴上钻石,也卖不出去,因为大家不需要它啊。

  如果真的是『地价决定了房价』,那么你选一个中国西部的偏远城市,把地价卖到天价,这样当地的房价就会像北上广深一样涨上去吗?

  肯定不会啊。首先,不会有人去那里天价拍地;其次,即使有傻瓜来买了地,最后造成房也卖不出去。

  因为这个东西的价格很高,所以往前推它的各个制作过程、原材料都应该相应地会很高。

  首先看“宽大”这个要求,这应该很容易。农村房子人均上百平米也可能,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也不少,在东亚国家里都算是不错的。理论上,只要多建房子,人均居住面积总是能上去的。2008年中国人口净增761万,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同比下跌21%,仍达5亿平米。每增加一口人,对应增加65平米,显然人均住房面积会不断增加。目前的说法是,2005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26平米。国际上低标准的是香港,人均住房面积8平米,高标准的是美国60平米。美国人比中国少得多,空地比中国多很多,住房面积大中国比不了。胡扯一个发展目标,城镇人均住房面积40平米,应该不离谱。按8亿城镇人口计,原有6亿城市人口,最终有2亿农民进城,需要新增住房面积2*40 + 6 * 14 = 164亿平米。这说实在的不是个特大的数字,中国的生产能力可以轻松搞定,一年新增10亿平米,16年就搞定了。而且起点也不低,已经26平米了,只是“改善型”的要求。过程中会有些房子报废,但这不是问题,炸掉重造增加楼层,面积还能增加,除非拆迁价钱谈不拢。

  总的来说,人民群众对住房面积的抱怨已经不大,远好于1991年7平方米的痛苦时期。1991有这么困难,城镇人均才7平方?我对这个数据有点怀疑,不过10多年来住得越来越大是真的。基本上人都是往大的房子里“改善”。

  这个问题也不大。只要是新建楼盘,水电煤气电话网络小区管理,这都不是问题,出事了叫质量问题,都可以大闹的。以后标准会加多,什么绿色环保,但一段时间以来的新建楼盘都有完善的居住功能。户型,南北通风之类的要求,那是另一回事。可以假设新与次新商品房短中期都能用,也不会有啥怪异要求出来,基础设施不是问题。

  王石2007年说,现在建的房子有问题先别买,过两年建的会更好。这应该说的是房子时间长了能看出毛病,应该是线年前建的房子,确实没有卖相了,不是修修补补的事。按说砖混结构的住房,撑个100年也正常。但群众的要求说不定高,看着破破的就想炸了。现在这些商品房,能管用多长时间?实在是说不上来。如果20年以后人民群众就觉得住在这些商品房里面丢面子,那问题就大了。

  这就看生活配套。由于是市场经济,这事容易解决。不方便,就有人跑来折腾挣钱,天常日久就方便了。一个新小区荒得很,没几年就热闹起来。现在进入家庭汽车普及时代了,活动半径狂增,更容易了。

  上下班时间短,看病上学也要近。这事在中小城市还有谱,对大城市基本就是鬼扯,毫无办法。城市就是人扎堆上班上学,城市越大,人扎的堆也越密。一个城区10万人扎堆上班,下班就退到边上10万人的居住区里,几步路的事,这也不算太离谱。如果100万人扎堆上班,下班退到边上100万人的居住区。。。这事就不行了,会挤死人。得往四面八方退,这事很复杂。只要是大城市bsport体育,这上班时间就短不了。买车不是问题,但都开车,全挤死。有地铁,使劲塞,单程能控制在一小时左右,就算不错了。

  这事只有立体解决,每人用个人飞行器象蝗虫一样从各个空间飞过来,那上亿人也不怕。或者不扎堆上班上学,目前似乎都不靠谱。

  因为这个交通问题,越是大城市,就越有“市中心”的概念。中小城市谈不上什么中心,骑个车半小时就穿越了,地段层次不太分明。

  所以,这事就是两伙人。中小城市的,交通顺畅不是问题。大城市的人就扯开了地段问题,什么四环、内环、关内、关外、地铁边上。

  分析到目前为止,情况似乎尚可接受。中小城市的一片光明,住房问题解决容易。大城市有些地段交通问题。

  这事是个最鬼扯的东西,人民群众提出这种要求就是一伙王八蛋。啥叫有档次?房子大、漂亮,那不算啥子,随便弄个开发商就能干。就得地段好!

  什么叫地段好?这事就是群众自己忽悠,西湖边上好,黄浦江边好,内环好,关内好。管它怎么忽悠的,好地段的特征就是稀缺。城市在全国排名靠前,什么四大一线城市。地段得有概念,风景好,江景、湖景,或者大公司多,CBD。这事就是流行瘟疫一样,群众口耳相传。

  这么大一个中国六七亿城市人口,地段称得上好的,能挤下多少人?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的好地段,能解决2000万了不起了。再加上二三线万人住得有面子,我这还是往高里估了。老百姓人同此心,都是纸醉金迷地追求好房子,先富待富都盯着这几块地。

  对买得起房的来说,房价是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,由自有资金或自有资金和贷款组成。对买不起房的来说,房价由泡沫组成。

HTML地图 网站地图